電子半導體廢水處理:90年代以來,工業的不斷發展,各種手機、電腦等電子產品快速發展,成為現在人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卻的商品,而我們逐漸成為“世界電子產品制造業的加工廠”。因此不可避免會產生電子廢水。電子廢水的成分不同,所含污染物的種類和含量也存在差異,其中基本都含有鉻、銅、鎳、鎘、鋅、鉛、汞等重金屬離子、氰化物、一些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。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具有毒效長、不可生物降解等特點,且能夠在生物體內富集,使生物體機能紊亂,對生態環境和健康產生危害。電子工業廢水作為一種新興的廢水,值得我們深入探討。
寶典環保-電子半導體廢水處理項目現場
該廢水站現有一套設計處理能力14t/h的污水生化處理設施。因生產需求需將原廢水站擴建至32T/H生化處理能力和16T/H磨研水處理能力。另考慮企業廢水系統的整體理順,計劃對研磨廢水、切割廢水系統進行并與中水系統重新整合。整合后全廠形成兩個系統,即以物化處理為主要工藝的切割、研磨水處理系統(含中水),以生化處理為主要工藝的清洗廢水處理系統。兩個廢水處理系統共用一套污泥脫水系統和排污監控系統。
改造完成后,廢水站處理出水需要滿足的指標為:COD小于500mg/L、BOD小于250mg/L、SS小于400mg/L、氨氮小于14.5mg/L、總磷小于2.53mg/L。
